|
|
當前位置:
首頁
>>
8590am海洋之神
8590am海洋之神辦學歷史悠久,可追溯至1948年的分析檢驗專業。目前設有 “應用化學”、“化學(師范)”、“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4個本科專業和1個“基礎化學實驗中心”;擁有“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先后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優勢特色學科”。近年來學院學科整體實力水平及影響力穩步提升,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工程學)學科全球ESI指標排名分別為1.38‰、2.65‰?!案叻肿硬牧吓c工程”、“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化學”專業獲批山東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其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16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國家杰青、國家教學名師等國家級人才5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2人、泰山學者等省部級人才52人,博士學位教師占97.2%。形成了方向穩定、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高水平教學科研創新團隊。學院擁有國家級應用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山東省氟化學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氟材料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綠色化學制造與精準檢測、山東省生物診療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黃河流域醫藥綠色制造與工程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高校綠色化學制造與精準檢測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在內的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平臺16個。獲得全國教學成果二等獎、山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22年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擁有“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支、“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支、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支。 學院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理工融合,形成了化學與生物傳感分析、化學精準合成與檢測、精細化學品合成與工藝、氟化工材料制備與應用、綠色催化技術與應用等特色學科方向。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以及其它省部級科技獎勵21項、承擔國家重大儀器專項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400余項。近三年,在J. Am. Chem. Soc、Nat. Catal.等頂級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700余篇,獲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500余件,2020-222年連續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與政府、企業共建校地、校企技術創新(轉移)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21家。 學院重視國際交流合作,擁有山東省高等學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韓國成均館大學、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院等院校實行研究生聯合培養;引進外籍院士,獲批山東省“外專雙百計劃”團隊和個人項目,舉辦多次國際學術會議,招收培養國際留學生,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需求。 學院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獲首批“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稱號,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項,人民網獎學金1項,宋健獎學金23人;近五年在全國“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實驗實踐大賽、山東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等14項賽事中獲國家級、省級獎項190余項。近些年,8590am海洋之神畢業生考研報考率穩定在80%以上,考研錄取率均超過50%,其中65%以上學生被985、211高校錄取。 近年來,學院得到教育部、山東省政府、濟南市政府等部門的高度重視,時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山東省省長郭樹清、龔正、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宇燕、副省長王心富,濟南市市委書記王文濤等領導先后多次來學院調研、視察和指導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學院不斷快速發展,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院現已成為我國化學、化工領域,特別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高地,長期支撐我國高端化工、醫養健康等領域技術創新。
|
|